
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,國內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疫情呈上升趨勢,截至今年5月11日,全國累計確診73例,其中本土病例56例、境外移入17例,分別創下近3年及8年同期新高紀錄。臺南市今(114)年截至5月13日止,累計確診6例(其中3例為境外移入、3例為本土病例),也為近3年同期最高。近期急性A型肝炎確診病例持續增加,衛生局呼籲市民提高警覺,落實防疫措施。
A型肝炎主要透過「糞口途徑」傳播,常見的感染方式包括食用或飲用遭病毒污染的食物與水源,或經由與感染者密切接觸而傳染。感染後可能出現發燒、疲倦、食慾不振、噁心、腹痛及黃疸等明顯症狀,潛伏期約為15至50天(平均28至30天)。
衛生局李翠鳳局長表示,雖然多數A型肝炎患者可自行痊癒,但症狀的嚴重程度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,尤其老年人與患有慢性肝病者,可能出現猛爆性肝炎(急性肝衰竭)等嚴重併發症。為降低感染風險,呼籲市民採取以下防範措施:
1.注重飲食衛生:養成良好的飲食與個人衛生習慣,避免食用未充分煮熟的食物,飲用水應煮沸或使用瓶裝水;聚餐時應使用公筷母匙,減少交叉感染風險。
2.落實手部清潔:如廁後、料理食物及用餐前,以及性行為前後,務必以肥皂與清水徹底洗手;且避免與他人發生口腔與肛門之直接或間接接觸。
3.高風險族群疫苗接種:A型肝炎疫苗已納入幼兒常規接種計畫,提供2劑公費疫苗。其他年齡層如因出國或有較高暴露風險者,建議經醫師評估後自費接種兩劑疫苗(兩劑間隔6至12個月),以強化防護力。
衛生局提醒,食品相關從業人員(如廚師)如確診A型肝炎,應暫停從事餐飲相關工作並在家休息14天後再返崗,以防疫情擴散。另對患者家庭成員、同住者與性伴侶,如有共同感染風險者,衛生局將提供1劑公費疫苗,須於可傳染期最後接觸日起14日內完成接種,並建議於6個月後自費接種第2劑疫苗,以提升保護力,防止疾病傳播。